主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基金> 2010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基金》备考笔记(13(2)

2010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基金》备考笔记(13(2)

发布时间:2010-07-16 13:47 来源: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基金查看:次 打印 关闭
(www.sinusindia.com)温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联系、无需任何条件、工作地点不限”,收取服装费、押金、报名费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

  (三)价量关系指标

  一般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通过成交量的大小得到确认,认同程度大,成交量大;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小。双方的这种市场行为反映在价、量上就往往呈现出这样的一种趋势:价升量增、价跌量减。

  通常认为,交易量和价格都上升是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感兴趣而且这一兴趣将持续下去的信号。反之,价格上升而交易量下降则是股票价格随后将下跌的信号。由此,人们总结出逆时针曲线理论的八大循环,即价稳量增、价量齐升、价涨量稳、价涨量缩、价稳量缩、价跌量缩、价格快速下跌而量小以及价稳量增。葛兰碧在对成交量和股价趋势关系研究之后,总结出九大法则,被称为葛兰碧九大法则。

二、以基本分析为基础的投资策略

  基本分析是在否定半强势有效市场的前提下,以公司基本面状况为基础进行的分析。

  (一)低市盈率 (P/E比率)

  选择“双低”股票作为自己的目标投资对象是目前机构投资者普遍运用的投资策略。

  所谓“双低”,就是低市盈率、低市净率(P/B)。市净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利润的比值,市净率则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选择市盈率和市净率较低股票的理论基础在于,这两类股票的股价有较高的实际收益的支持。因此,低市盈率指标受到普遍欢迎正是股市过热之后,投资理念向价值回归的一种表现。

  (二)股利贴现模型(DDM)

  股利贴现模型就是将未来各期支付的股利通过选取一定的贴现率折合为现值的方法,考察即期资产价格与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的现值之间的差异,即净现值(NPV),据此判断股票是否被错误定价。

  如果净现值大于0,即股票价值被低估,应买入;如果净现值小于0,即股票价格被高估,应卖出。按照对未来股利支付的不同假定, DDM可演化为固定增长模型、三阶段DDM 或随机DDM等具体表现形式。

三、市场异常策略

  (一)小公司效应

  是以市场资本总额衡量的小型资本股票,它们的投资组合收益通常优于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

  (二)低市盈率效应

  低市盈率效应是指由低市盈率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的表现要优于由高市盈率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的表现。

  (三)日历效应

  人们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发现,在每一年的某个月份或每个星期的某一天,市场走势往往表现出一些特定的规律。

  (四)遵循内部人的交易活动

  有些投资者采取跟随内部人的方式实施其投资策略,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分享一部分超额收益。

 四、各投资策略的比较和主流变换

  (一)对市场有效性的判定不同

  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投资策略是以否定弱势有效市场为前提,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以往价格进行分析而获得超额利润;而以基础分析为基础的投资策略是以否定半强势有效市场为前提。

  (二)分析基础不同

  技术分析是以市场上历史的交易数据(股价和成交量)为研究基础。基本分析是以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的基本经济数据为研究基础。

  (三)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

  技术分析通常以市场历史交易数据的统计结果为基础,通过曲线图的方式描述股票价格运动的规律。基本分析则主要以宏观经济指标、行业基本数据和公司财务指标等到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投资策略发展到今天,以基本分析为主,辅以技术分析,目前也是投资策略的主流。以基本分析作为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以技术分析观察股价市场走势判断买卖时机,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例1·多选题】技术分析是以市场的( )数据为研究基础。

  A.历史数据

  B.股票价格数据

  C.交易量

  D.公司基本经济数据

  [答疑编号911130101]

  【答案】ABC

第五节 消极型股票投资策略

  一、简单型消极型投资策略

  简单型消极投资策略一般是在确定了恰当的股票投资组合之后,在3~5年的持有期内不再发生积极的股票买入或卖出行力,而进出场时机也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二、指数型消极投资策略

  指数型消极投资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市场是有效的,任何积极的股票投资策略都不能取得超过市场的投资收益。

  (一)指数型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市场投资组合”为每单位风险提供了最大的收益。 基金管理人在实际进行资产管理时,会构造股票投资组合来复制某个选定的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数化策略。

  从国外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指数投资基金的收益水平总体上超过了非指数基金的收益水平,而这主要得益于两点:

  一是市场的高效性。二是成本较低。

  (二)跟踪误差问题

  复制的投资组合的波动不可能与选定的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完全一致。成分股的权数也会因为公司合并、股票拆细和发放股票红利、发行新股和股票回购等原因而变动,而复制的投资组合不能对此自动调整,更不用说复制的投资组合中包含的股票数目少于指数的成分股了。所以,跟踪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尽量减少跟踪误差,需要对复制的股票组合进行动态维护,并为此支付相应的交易费用。

  所谓市值法,即选择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部分股票,按照其在股价指数所占比例购买,将剩余资金平均分配在剩下的成分股中。而分层法就是将指数的成分股按照某个因素分类,然后按照各类股票在股价指数中的比例构造投资组合,至于各类中的具体股票可以随机或按照其他原则选取。

  (三)加强指数法

  基金管理人试图将指数化管理方式与积极型股票投资策略相结合,在盯住选定的股票指数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主动性调整,这种股票投资策略被成为加强指数法。

  虽然加强指数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指数化投资管理与积极型股票投资策略相结合,但是加强指数法与积极型股票投资策略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也就是风险控制程度不同。

分享到:

热评话题

Back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