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备考技巧 > 面试技巧 >

202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秋季校园招聘面试经验

时间:2025-11-19 来源: 点击:
2026银行校招真题礼包 2026银行秋招全流程信息

重要提醒: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联系方式、保证无条件入职、收取各种费用等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造成各种损失。

202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秋季校园招聘面试经验
  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
  背景材料:
  今年5月14日,湖南株洲一患病老人被抬到银行取款时死亡,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报道:病重老人在银行取款时身亡?警方介入15日,老人的侄子彭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因糖尿病偏瘫十多年,一只脚已经截肢,前不久摔断另一条腿,事发当天急等着转院治疗。“表妹去取钱,窗口说必须要本人前来,才把她抬过去,没想到会心源性猝死。这是我姑父十多年前去世留下的钱,但凡手里有钱,不会这样做。”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一条小范围的客户投诉,一次员工的不当言行,甚至某个服务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在短短48小时内就能演变成全国关注的重大舆情事件,并且霸占各大平台热搜。
  2025年以来,“小事件引发大舆情”的特点尤为突出。一些无重大经济损失、复杂程度有限、本该在企业层面解决的问题,却因传播环境的变化和涉事企业应对失当,频频引爆网络舆论场,曝光量动辄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
  我们正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裂变传播时代,社交媒体让普通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声机会,而算法的推荐机制,极大地加速了舆情的生成和传播速度。舆情发酵的黄金时间已经从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4小时,这种传播速度对企业的应急响应机制
  提出了极高要求。
  任务要求:
  请结合上述事件,谈谈你们对“小事件大舆情”的认识。从银行角度出发,就应对“小事件大舆情”提出可行建议措施?(请列举至少3条建议)
  以上信息来自收到的考生分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作为转载主体并不承担岗位真实性核查责任,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热门标签:

最新推荐

东吴教育 · 银行考试官方微信

+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 备考干货关注查看 实时互动关注查看

  • 官方微博 +关注
  • 备考交流群 +加入
  • 微信备考群 +加入
  • 官方抖音 +关注
  • 银行招聘信息发布网站 CopyRight 2004-2025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15008912号-5

  • Baidu
    map